天天新资讯:205万元“择校费”流进了赌场

办案检察官在审阅案卷。

随着社会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发重视,在这些“望子成龙”的家长眼中,能不能上一个好学校决定了孩子将来能否成功。有人便利用家长的这种心理,以“择校费”为幌子诈骗家长钱财。10月11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对以办理入学为名实施诈骗的贾某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11月30日,该案被移送至检察院审查起诉。

找“能人”帮忙反被骗


【资料图】

2021年,张女士带着儿子小明到滨湖区某教育机构学拼音,在与机构负责人杨某聊天时,杨某透露了有途径能帮小明“幼升小”到某民办小学上学的意思。

这正好说中了张女士的烦心事,按无锡本地政策,民办小学一律要摇号才能上,而未摇上号成了她心里的一个疙瘩。今年6月,张女士找到杨某沟通孩子上学一事,杨某说,只要请贾某帮忙事情能百分之百成功,贾某只收取15万元费用,不成全额退款。张女士觉得很靠谱,就信了。

几天后,张女士在出差途中收到杨某发的信息,让她立刻给贾某打款,并告知了贾某的银行卡号、姓名等信息。因外地汇款不便,张女士用手机银行转了5万元后发现被限额。正发愁时,杨某又发来了另一人的支付宝收款码,解释说贾某的账号因收款频繁被冻结了,张女士不疑有他,随即扫码支付了5万元。

考虑到孩子上学的事要紧,张女士当晚便赶回无锡见了杨某和贾某。贾某拍着胸脯保证,他已帮过很多孩子办理入学,绝不会有问题,随后双方签了协议,注明收取费用10万元,保证孩子能进入理想小学,不成随时退款。

第二天傍晚,张女士在家中收到杨某的信息,说竞争者很多,还要再转账5万元才能保住名额。一笔接一笔的转账让张女士心生疑窦,就借口手头紧,只转了2万元。直到8月底,孩子既没有上成学,张女士也没有收到退款。

做“学托”专骗熟人

8月底,守着电话的张女士没等到好消息,反而等来了派出所民警的来电,原来“学托”贾某因事情败露,已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贾某自2014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安徽、浙江等地的广告公司做销售,后又到南京某教育培训机构销售课程,2019年到无锡后基本处于无业状态。2022年3月,他开始迷上了赌博,不久便将自己的积蓄挥霍一空。因多年在教育机构工作的缘故,他在多个微信群中认识了一批相关机构的老师、负责人,想着靠这些关系,帮人办理转入学手续挣点钱。

为扩大影响,自2021年起,贾某将在其他群里、朋友圈看到的相关转入学信息转发到一个以机构老师为主的微信群中,想从机构学生中寻找“商机”。因表达能力强,每当有人委托时,他会先收取对方的“定金”,待无法兑现时再退还,没想到此举让他在一群“客户”中攒下了不错的“诚信”口碑。

2022年1月左右,杨某在微信群里认识了贾某,贾某说他是开办教育机构的,因“双减”政策开不下去了,想让杨某帮忙出售一些桌椅。贾某言辞诚恳,说得头头是道,渐渐取得了杨某信任。后来闲聊时听说贾某能帮学生操作办理转入重点名校,为维持家长人脉,杨某便联系贾某代为办理。除了杨某,还有不少其他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也上了贾某的当。

“所有人基于信任都没有对我进行背景调查,不然我肯定会露馅。”实际上,无业又赌博的贾某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和资源,收钱后他并未用来“打点”关系,而是很快在赌场上输光了。半年不到,贾某骗取10余名家长共计205万元。

嫌犯投案自首

8月26日晚,贾某自行到派出所自首,公安机关于次日立案,并对其刑事拘留。9月23日,滨湖区检察院受理该案后,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学托”诈骗案,数额巨大。

案发时,因不少被骗家长还被蒙在鼓里,或对贾某办理入学一事仍抱有希望,仅有部分家长报案。针对该情况,承办检察官迅速列明补充侦查提纲,引导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全面核查被害人并复核,调取固定聊天、转账记录,同时横向对比复盘,夯实证据链条,做好资金走向梳理工作。

该院认为,主观上贾某明知自己没有能力和渠道仍向家长谎称有能力,客观上贾某收取家长钱款后马上套现用于赌博,对家长的择校费用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构成诈骗罪,遂对贾某依法批准逮捕。

关键词: 205万元择校费流进了赌场